一、开挖检测技术
开挖检测技术可以直观的评价管道腐蚀损伤程度,进而制定相应的维护措施。但大量开挖工程量巨大,与不开挖检测相结合是对不锈钢管件管道层评价的合理措施。管体腐蚀的测量包括管体腐蚀区的分布、腐蚀区域的大小、腐蚀等。可以通过测量管体的剩余壁厚,确定管体腐蚀程度,也可以直接测量腐蚀区域的大小和腐蚀坑的。
(1)管段划分
管段划分以管道自然地理位置为基础,需考虑环境特点、管段重要性、历史出现问题等因素的类同性,进行划分。每个管段长度可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不同,被评价管道划分的管段数量一般以5~15为宜。
1)日常调查中发现的事故多发段。
2)抽查损坏、失效较多的共性部位(弯头、套管、管道进出土壤端、固定墩、架等)。
3)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管段。
4)出现腐蚀的管段。
5)对于较短的管道,可直接定为段。
(2)确定管段中的危险点
对管段,检测层缺陷,确定管段中的危险点。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危险点,并进行探坑开挖检测。
1)不开挖检测出的层缺陷处。
2)智能清管器内检测出的钢管壁厚严重减薄处。
3)管理者提出的质疑处。
开挖检测点不应少于50%的危险点。开挖检测时,当探坑中的管段出现腐蚀严重等异常,应在该探坑两侧按10~30m间距增加探坑,至异常消失为止。
(3)对管体腐蚀的测量
危险点开挖后,对金属管壁腐蚀区域进行管壁金属腐蚀测量。该区表面腐蚀产物,用探针法和超声波法分别测量大腐蚀坑深或小剩余壁厚。其比值为评价指标。当管体存在大面积腐蚀坑时,以管道小要求壁厚为基准,确定腐蚀坑内危险截面,测量危险截面的尺寸,即测定该截面的大轴向长度和大环向分布长度。
二、管道检测技术几点认识
1.夹克层的质量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应适当增加夹克料的弹性,提高聚乙烯耐应力开裂性能,延长聚乙烯层的使用年限。为了防止聚乙烯包覆层在使用时由于环境应力作用会产生开裂现象;
2.为大限度地降低层破损带来的危害,应加强冬季施工管理和要求,施工过程中发现破损及时处理,减少因运输造成的层破损;
3.要跟踪的预制技术、补扣和技术,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其它措施,如阴保护等,减少因层破损带来的不锈钢弯头管道腐蚀;
4.现有非开挖检测手段较多,基本上都能反映出管道层实际情况,特别是管中电流法(PCM)和DCVG、CIPS综合检测技术,可以较为准确的检测出管线层破损位置及大小,为管道维修提供依据;
5.现有的埋地管道层不开挖检测评价技术在管道层是否剥离、管道腐蚀程度,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检测及定量指示,还需结合量的管道开挖检测才能对管道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