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如何正确的识别不锈钢弯头的真假?
    发布日期:2021-05-08

    不锈钢弯头是早应用于批量生产没有缝弯头的成形工艺。目前,在常用规格的弯头生产中已被热推制法或其它成形工艺所替代,但在某些规格的弯头中因生产数量少、壁厚过厚或过薄,不锈钢弯头成形的方法仍在使用。弯头的冲压成形采用与弯头外径相等的管坯,使用压力机在模具中直接压制成形。在冲压前,管坯摆放在下模上,将内芯及端模装入管坯,上模向下运动开始压制,通过外模的约束和内模的支撑作用使弯头成形。与热推制工艺相比,冲压成形的外观质量不如前者;冲压弯头在成形时外弧处于拉伸状态,没有其它部位多余的金属进行补偿,所以外弧处的壁厚约减薄10%左右。由于适用于单件生产和低成本的特点,故冲压弯头工艺多用于小批量、厚壁弯头的制造。

    如何正确的识别不锈钢弯头的真假?下面,为您详细介绍一下:

    一、磁性试验:磁性试验是区别退火奥氏体不锈钢与铁素体不锈钢的简单的方法。奥氏体不锈钢是非磁性钢,但经大压下冷加工后将具有轻度的磁性;而粹的铬钢和低合金钢都是强磁性钢。

    二、硝酸点试验:不锈钢弯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浓硝酸和稀硝酸具有固有的不怕蚀性。这种性能使其能很容易地从大多数其他金属或合金中加以区分。但高碳型420和440钢在进行硝酸点试验时则稍受腐蚀,有色金属遇到浓硝酸时立即会被腐蚀。而稀硝酸对碳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三、硫酸试验:硫酸浸没不锈钢弯头试验能把302和304与316和317区分开来。试样的切边应经过细磨,然后在体积浓度为20~30%、温度为60~66℃的硝酸(比重为1.42)中清洗和钝化半小时。硫酸试验溶液的体积浓度为10%,加热到71℃当.302和304钢浸入这种热溶液中时,被腐蚀并产生大量气泡,试样在几分钟内变黑;而316和317钢的试样则不受腐蚀或反应很慢(不产生气泡),试样在10~15分钟内不变色。如果采用同时试验具有已知成分的试样来进行近似比较的话,可使试验为准确。

    四、硫酸铜点试验:硫酸铜点试验是快区分普通碳素钢和所有类型的不锈钢的简便方法。所使用的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为5~10%。在进行点试验前,试验区应油脂或各种杂质,并用软磨布磨光一个小区域,然后再用滴瓶向清理后的区域滴注硫酸铜溶液。普通碳素钢或铁在几秒钟内就会形成一层表面金属铜,而不锈钢的表面则不产生铜沉淀或显示铜的颜色。

    不锈钢弯头适用于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和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又称不锈钢。实际应用中,常将不怕弱腐蚀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而将不怕化学介质腐蚀的钢称为不怕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前者不相应不怕化学介质腐蚀,而后者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不锈钢的不怕蚀性取决于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铬是使不锈钢弯头获得不怕蚀性的基本元素,当钢中含铬量达到1.2%左右时,铬与腐蚀介质中的氧作用,不锈钢弯头在钢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氧化膜(自钝化膜),可阻止钢的基体进一步腐蚀。除铬外,常用的合金元素还有镍、钼、钛、铌、铜、氮等,以达到各种用途对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要求。

    不锈钢弯头是管系中的薄弱环节管道的性主要由不锈钢弯头的工作能力决定。不锈钢弯头的工作能力与其所处的应力状态有关。计算和现场对管件工作应力实测发现,不锈钢弯头起弧点处对外荷载特别敏感,除去内压和自重等的外载主要是管系在起动过程中管道金属热膨胀,管系震动和支吊架工作异常等引起的附加外载。当不锈钢弯头起弧截面是一个对接焊口时这些变动的外载将造成焊口处于复杂应力状态,严重削弱焊口强度降低不锈钢弯头工作能力,缩短不锈钢弯头使用寿命为此从设计上考虑,将对焊不锈钢弯头的接口改成直段对接,即设计成带直段不锈钢弯头有利于焊口对接提升焊口质量,改进不锈钢弯头使用寿命。